引子
因为一篇质疑BIM颠覆性的文章,让我有话想说:设计师画图的事情,让BIM顺手就干了,你能说BIM不具有颠覆性么?
摘要:美国的BIM手册上指出四种不是采用BIM技术的论述,可以作为判断软件是否采用了BIM技术的标准,BIM的颠覆性源于对2D流程的颠覆,而不是对自身发展的颠覆。
如何判断是否是BIM软件
BIM技术是原有的三维技术发展而来的,当然有延续性,但起初的根据BIM之父 Chuck Eastan 查理.伊斯特曼的论文描述,其实BIM与电脑模仿手工绘图,完全不是一种概念,他描述的是一种建筑虚拟的描述系统(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),可以把BIM说成是描述真实三维世界的软件系统。
判断标准
既然国内没有标准,而且BIM概念又是舶来品,那就拿人家的标准来判断好了。
BIM应用指南上指出四种不是采用BIM技术的标准
BIM手册原文
BIM手册中文版原文
1、只包含3D数据而没有(或很少)对象属性的模型
模型只能用于可视化,不支持分析整合,SU、3dsMAX是典型,除了几何和材质外,无任何建筑物件的信息。
2、不支持行为的模型
这些行为,我觉得叫模型操作贴切,包括:
(1)、不可以参数调整
(2)、不能基于模型输出数据,用于共享
(3)、不支持其它软件对模型的分析仿真
3、由多个定义建筑物的2D的CAD参考文件组成的模型
模型的组成基础是2D图形,3D模型不是 一个切实可行的、协调一致的、可计算的模型,因此也不可能该模型所包含的 对象能够实现关联显示、智能互动。
我没见过这样的软件,但显然这种软件是拼凑的3D模型,当然不是BIM软件
4、在一个视图上更改尺寸而不会自动反映在其他视图上的模型
这个就是说不能做到一改全改的软件。
有了这四个标准,判断你用的是不是BIM软件,应该就不难了。
BIM的颠覆性
BIM技术的颠覆性,不是颠覆BIM自己的发展之路,而是针对非BIM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流程,也就是相对于2D的工作流程,这个问题可以单独论述,下边只是简单对比2D和BIM流程。
2D流程的传统性
2D工作方式,是典型的传统手工方式搬到电脑上而已,也叫甩图板革命,只是笔换成了键盘鼠标,图板变成了显示器,你传统工作画什么,电脑上也画什么,只是方式的改变,并没有改变你生产的内容。
上图是几何数据与BIM数据的异同
上图是图软的宣传文章,项目是国内ArchiCAD大牛陆永乐的作品【3】
BIM流程
上图是BIM全过程理想图景
上图是BIM深化设计的进程图
BIM流程严格来讲,是没有固定交付物的,即使有,这个交付物也是阶段性的,因为BIM最重要的是信息传递和使用,所以理想BIM是一个大的中央模型库,根据自己的工作和专业,大家在这个中央模型上,交互操作,协同工作,好像我们在模型上工作,其实中央模型又是一个大型、可靠的数据库。
上图是BIM模型框架
这样来说,BIM的颠覆性,是明显的,设计师干的画图的事情,BIM一来,让BIM顺手就搞定了,对行业的颠覆性毋庸置疑,对设计行业冲击最大的就是施工图设计师,是要考虑以后无活可干的问题了。
参考文献
【1】RICS全球专业指引《BIM实施指南(中文版)》第一版
【2】BIM应用·导论 李建成主编
【3】陆总是ArchiCAD使用者也是贡献者,为ArchiCAD贡献了古建筑GDL图库以及人防门图库,一直做一些GDL和ArchiCAD插件的开发工作。
【4】BIM handbook-建筑资讯建模手册-译本
【5】图片引自文献或图软官方网站